关于新罗区(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中城街道、西陂街道、曹溪街道、东肖街道、龙门街道、铁山街道、北城街道、红坊镇、适中镇、雁石镇、白沙镇、万安镇、大池镇、小池镇、江山镇、岩山镇、苏坂镇)生活信息生活中的趣事!
创建于:2023-03-29 12:41:19
圈里有谁
最热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新罗加强环保项目建设美化生态环境“我们将用好用足正向激励资金,加强环保项目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助力新罗生态文明建设。”1日,新罗区山水办负责人王景伟对笔者说。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新罗区已获得省级“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2022年度绩效评价正向激励资金”4405万元。近年来,新罗区坚持水惠民生、水润民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环境治理工程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2022年以来,该区先后开展了九龙江流域东肖溪和红坊溪水生态修复、适中溪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大池溪养殖场清栏拆除等工程,4条重点小流域水质1-12月水质达到考核目标,未出现劣Ⅴ类。此外,为做足“绿色文章”,该区还实施了总投资10.88亿元的九龙江流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9个项目,涉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廊道建设、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农地生态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废弃矿山修复、煤矸石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生态保护领域。△九龙江流域东肖溪生态修复盛夏,走在东肖溪畔栈道,河风送爽、绿草如茵。家住田洋社区的居民老陈高兴地告诉笔者,多年前,像这样美好的河畔景致是周边居民想都不敢想的,“以前河水又脏又臭,一些居民往河里倒垃圾。到了夏天,我们靠河的住户都不敢开窗户。”曾经的东肖溪流域内生活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流域生态环境整治迫在眉睫。2021年1月,新罗区启动九龙江流域新罗境内山水林田湖草环境生态修复工程,东肖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成为攻坚修复的重要先行示范点。“以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为首要目标,通过生态清淤、河道两侧缓冲带修复、湿地建设、河道生态改造、污水管网整治及建设等措施完成水生态环境修复,让东肖溪变了样。”东肖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肯定,是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最高褒奖。今年来,新罗区持续推进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5个镇街9个行政村开展生态廊道建设,3个集镇开展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各个生态修复工程各有侧重,又环环相扣。”王景伟表示,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蓝天碧水、生态宜居的绿色新罗。来源:新罗TV
趣趴运营
新罗:摹绘基层法治建设“新图景”“这次的述法,让我感触很深,法治在我们的工作中应当要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后的工作,谋划布局前都要想想是不是合法,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好地推动。”日前,新罗区某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新罗区2022年度专题述法评议会议上感叹道。▲新罗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专题述法评议,让述法成为检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动法治建设的试金石近年来,新罗区把建强基层法治建设基础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关键抓手,在全市率先出台镇(街)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在全省率先完成依法治镇(街)委员会全覆盖,司法所在镇(街)法治建设中的协调推进、督促检查作用进一步加强,全面提升法治新罗建设工作能力和保障水平。法治新罗建设,根在基层、落脚基层,必须延伸到基层。新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镇(街)法治建设工作,对健全基层法治工作体系作出部署。区委依法治区办制发《关于建立健全镇(街)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通知》,从责任分工、条目化、清单化、项目化推进《通知》落地落实。7月底,新罗区实现全面依法治镇(街)委员会全覆盖。“下一步,新罗区将积极解决依法治镇(街)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依法治镇(街)委员会切实履职尽责,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基础上,着眼基层、聚焦基层,不断把法治新罗建设向纵深推进。”新罗区委依法治区办负责人说。记者:邓佳佳 通讯员:江睿欢编辑:邓佳佳责编:俞晓芬监制:罗佳玮转载请按相关规定执行,并注明“来源:新罗TV”
趣趴运营
【拼抢百日攻坚】新罗区深化六个机制,推进“两治一拆”百日拼抢为确保“百日拼抢”10个任务村在9月下旬完成市级“两治一拆”验收,新罗区深化“六个机制”,各任务村环境整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整治裸房967栋,空心房239处,拆除违法建筑84处。一、高位推进机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两治一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铜砵村等任务村调研督导。各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设立工作专班,将工作进行网络化管理,按区域工作落实到人,坚决推进项目开展。二、投入保障机制制定了《2023年新罗区“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村资金奖惩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工程量大小分为四类村庄,通过验收村庄分别给予15万、30万、80万、120万基础奖补,对高分通过验收的给予创优奖补。同时,为破解今年整治任务村人口大村和集镇村多的困局,新罗区将乡村建设、专项债等项目向任务村倾斜,多方合力共同助推“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如江山镇铜砵村结合一县一片区(江山片区)进行项目建设,雁石镇雁江村用集镇提升专项债做好污水沟等。    三、挂钩帮扶机制每个任务村至少一名区领导挂钩督促推进,建立“一个任务村、一个区直单位挂钩帮扶”机制,区农业农村局持续创新,由局班子成员分别挂钩任务村,定期下沉任务村指导工作开展。通过各级挂钩帮扶,切实帮助解决了镇村领导重视不够、工作力量不足、资金拼盘缺项等问题。四、“五美”提升机制综合考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要素,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保留乡土味道,深挖红色文化、绿盈乡村文化底蕴,在完成“两治一拆”1.0版上,再融入打造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五个美丽”元素,使目之所及皆有景。 五、党群共建机制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小组会议等征求意见会、工作部署会,营造积极的共治共建氛围。依托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志愿者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模式,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及乡贤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从搞好自家室内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卫生做起,逐渐形成先锋示范带头和村民自觉参与相辅相成的“加”效应,激发村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成为缔造“美丽”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真正实现从“环境美”到“文明美”转变。六、指导督导机制区人居办干部实行督导挂钩,每村安排两名责任干部,积极投入任务村开展业务指导,介绍好的经验做法,传达市级的最新工作要求,与镇村干部一遍一遍实地察看整治进展,对工作发现的疑点进行逐一解答。对工作进展缓慢、工作力度不强等问题较大的任务村、镇进行通报。 供稿:人居办编辑:林旖旎 审核:余  洁监制:黄玲玲   来源:新罗区农业农村局
趣趴运营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镜头里的新罗:第四篇章新罗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新罗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呈现“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的良好态势。文旅持续繁荣,“吃住行游购娱”日益完善,乡村游、“红色”游火热,新型主体加快培育,持续为绿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生态农业新罗区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生态功能定位,将生态理念融入农业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丰收生态工业 新罗区的机械、农产品加工、建材产业占全市比重保持在30%、40%、50%左右,是中国三大工业烟气净化环保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海西重要的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和建材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百强工业区、中国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中国铸造之乡。龙净环保●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洗扫车在国庆60周年阅兵清洗长安街龙马环卫中国龙工█新罗区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推进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以节能新技术、新工艺为切入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成“双控”目标。█龙州工业园区成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龙雁组团是龙岩中心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5055亩北部“未来城”实现从无到有,3万亩东部银雁新城全面整合升级,新罗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步伐正不断加快。生态旅游 新罗区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山川壮美、风景秀丽:“龙岩八景”是海内外龙岩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天宫山是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法眼宗祖庭;龙硿洞被誉为“华东第一洞”;江山“睡美人”是世界最完整的人形象形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岩“采茶灯”作为中央广播电台节目序曲延用数十年。龙岩八景供稿:江茹萍编辑:汤盈盈李文丝(实习)审核:卢冰艳来源:新罗区生态环境
趣趴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