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多彩地标 点亮新罗——新罗区地理标志名录来了!
多彩地标 点亮新罗 
光辉红土地,悠远河洛情。新罗,是福建省西部九龙江源的明珠,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邻海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重要县,素有“二十年红旗不倒” 和“中国土地革命之先声”之美誉。
新罗区是闽南金三角的重要腹地和闽粤赣边的物资集散地,双龙高铁、赣龙铁路、南龙铁路、漳龙高速、龙长高速等构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罗区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享有“院士之乡”、“冠军摇篮”、“互联网新锐之乡”的美誉。
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的腹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孕育了丰富的地理标志和文化品牌资源。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咸酥花生

龙岩咸酥花生制作工艺可远溯至明朝万历年间,迄今有四百多年历史;至清朝末年在龙岩城区及龙门、东肖等乡镇已有十多个较大的加工作坊批量生产龙岩咸酥花生。由于花生产地自然条件优越,传统加工焙制方法独特,使产品具独特的地方风味,酥、香、脆,其味既香且微咸,咸中略带甘甜,吃起来口感松脆,香酥美味妙不可言。上世纪初,龙岩人常把龙岩咸酥花生作为当地特产馈赠海外侨胞和远方亲友,深受欢迎,“龙岩咸酥花生”的名字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传播。


2009年,龙岩市新罗区花生产业协会申报的“龙岩咸酥花生”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5130282);2008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岩咸酥花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龙岩市新罗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龙岩咸酥花生产业的发展,坚持把龙岩咸酥花生产业列为新罗区具有地方特色产业之一,围绕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构建“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加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市场化、利益联结规范化”的现代产业化体系。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苏坂蜜柚

苏坂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全年气候温和,春季回温早,光照充足、低温期短、无霜期长,多年平价降水量为1850毫米,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非常适合果树生长。“苏坂蜜柚”以其个大、皮薄、汁多、味香、可食率高而著称。我国著名果树专家吴耕民教授生前这样评价:“果大皮薄,瓤肉无籽、色洁白如玉、多汁柔软、不留残渣、清甜微酸、味极永隽、可列为柚类之冠”。

2016年,龙岩市新罗区果树协会申报的“蘇坂蜜柚”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商标注册号:13296517)
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起,苏坂镇种植蜜柚以来,勤劳智慧的苏坂人民立足资源优势,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苏坂蜜柚为主的绿色产业富民兴乡之路蜜柚产业已成为了该乡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近年来,政府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文化自信,扩大苏坂镇特色农副产品的影响力,促进农民增收,举办了新罗区苏坂“蜜柚”“鱼粉”大赛。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山麻鸭蛋

龙岩山麻鸭蛋产自享有美誉的福建省优良地方蛋用型鸭种 “龙岩山麻鸭”,龙岩山麻鸭蛋的颜色比较自然,分布也十分均匀,蛋形指数为75.90%,主产地龙岩市新罗区,属农业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摄氏16-20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平均无霜期291天. 四周为海拔 800多米的群山环抱,境内山峦叠幢,山岭与河谷相间,西北、东南部较高,逐渐向东北、中部倾斜,平均海拔685米。此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龙岩山麻鸭善于在崎岖的山路行走,觅食能力强, 适应山区自然环境,适于梯田放牧,可终年放牧,亦使得其产出的龙岩山麻鸭蛋蛋质优良,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2018年,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学会(名称办理变更中: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协会)申报的“龙岩山麻鸭蛋”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2178759)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斜背茶

龙岩斜背茶是汉族茶农创制的名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列福建十大名茶之一。斜背茶属炒青绿茶,因其条索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以"三著黄绿”而著称,香气清高而稍带艾香,滋味醇厚回甘,犹如新鲜橄榄,生津持久而耐人寻味。

2019年,龙岩市新罗区江山斜背茶协会申报的“龙岩斜背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38406946)
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走实走深,走出特色,政府组织举办了有助于提升斜背茶知名度,推广斜背茶文化,带动文旅和茶周边产业、品牌联动营销发展的“龙岩斜背茶茶王大赛” “斜背茶开采节”等系列活动。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新罗百香果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又名“情人果” “爱情果”,新罗种植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周多为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群山,山体岩层以侵入岩花岗岩为主,土壤多为红黄壤和灰棕壤,山泉水常年喷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新罗百香果”果甜中带酸、果大、色泽好、肉质丰富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优势特点,深受新罗人民喜欢。

2019年,龙岩市新罗区百香果产业协会申报的“新罗百香果”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7012942)
新罗区有关部门及龙头企业为新罗百香果拓销路,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积极鼓励农户发展”互联网+百香果”,培育农产品电商企业,建成鲜果分选包装和百香果原浆与各种水果复合果浆速冻系列产品、果脯生产线,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微信、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将产品销往各地,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同时,种植密集镇所在合作社通过技术指导、订单收购脱贫户种植的百香果、吸纳成员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扶贫业绩显著,被评为当地精准扶贫农业助脱贫示范点。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适中薏米

适中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南隅,四面环山,中部盆地,温和的气候、优良的土质为适中薏米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适中薏米外观黄白,颗粒小而饱满、色泽白净、圆润,腹沟较深,闻之清香扑鼻,煮粥、作汤均可。煮后洁白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是现代人养生健体佳品。

2020年,龙岩市新罗区适中特色产业协会申报的“适中薏米”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865358)
近年,政府牢牢把握机遇,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院士乡贤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具有适中特色亮点的“红色” “古色” “绿色”教培经济名片,形成文旅融合教育培训经济产业链,不断打响“适中薏米” “适中绿茶”等特色产品。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山麻鸭

龙岩山麻鸭是体型较小,早熟,产蛋量高,觅食能力强,善于跑动。公鸭特征:头中等大、颈秀长、眼圆大,胸较浅,背稍窄,腹平,躯干呈长方形;喙青黄色,嘴米黑色;虹膜黑色,趾、蹼为橙红色,爪黑色;头及颈上部为孔雀绿,有光泽,有一条白颈环;飞羽除间生2-3根白外均为黑色,尾羽及性羽全为黑色。母鸭特征:本色为三类。一是浅麻色,全身羽色较浅,每根羽轴周围有一条纵向黑色条纹;二是褐麻色,全身羽色淡黄;三是杂麻色,羽毛表现不规则,一般为浅麻和褐麻无异;母鸭的喙、嘴米、趾、蹼及爪的颜色均同为橙黄色。


2021年,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学会申报(名称办理变更中: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协会)的“龙岩山麻鸭”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2178758、2217860)
近年,龙岩山麻鸭运营方不断推动山麻鸭产业优化升级,深挖产业优势,全方位推广龙岩山麻鸭品牌,延伸产业链,将推出龙岩山麻鸭煲汤套餐系列、姜母鸭预制菜、龙岩山麻鸭蛋和龙岩山麻鸭双黄咸蛋制品,增加龙岩山麻鸭产品附加值,让龙岩山麻鸭系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持。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新罗天草橘橙

天草橘橙又名象山红,是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其果实个大饱满,果面光滑,呈金黄色,带有自然光泽,着色均匀,观赏价值高;果皮薄,较易剥离且极耐运输;果肉脆嫩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橙香浓郁,酸甜适度。

2022年,龙岩市新罗区果树协会申报的“新罗天草橘橙”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35188744)
天草橘橙种植户坚持以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打造农家乐、水果采摘为一体规模化观光农业,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以解决贫困户,帮扶就业脱贫,发挥社会效益:以现代农业科学管理模式,无公害生态农场科学管理标准,生产出高产、优质具有天草品牌优质水果,发挥经济效益最大化。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沉缸酒

龙岩沉缸酒,原称之为“龙岩酒”,据《龙岩州志》记载,约在宋代,已有酿酒业,民间有“糯以造酒”,“莳禾者少糯,则邻邑贩运酿酒”的传统。乾隆三年(1738)《龙岩州志》记载,“酒味甜,邻郡邑俱传,名:龙岩酒”。嘉庆年间(1796年),一位上杭的酿酒师“五老官”,因家乡干旱逃荒到小池铁炉坑脚下,见此山清水秀又有一条交通古道,车水马龙,便在此地办起“酒坊”。从此,开创了“沉缸酒”品牌的酿造历史,也带动了小池甚至龙岩酿酒作坊的发展。

2013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岩沉缸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传统型沉缸酒产品选用优质糯米,配以祖传秘方酒曲,精心酿制,陈酿而成。其工艺独特,异于别种黄酒,制作时采取两次小曲米酒入酒醅的方法,让酒醅三沉三浮,最后沉入缸底,再取上部澄清酒液于坛中陈酿,故而得名。酒色鲜艳透明,呈红褐色,有琥珀光泽,香气醇郁芬芳,饮后余香绵长,是中国十八大名酒之一。2007年,沉缸酒获得“福建老字号”称号;2011年,“龙岩沉缸酒”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和文旅+研学的热捧,“文化+商品”两大属性的商品受到市场欢迎,历经了百年的沧桑的龙岩沉缸酒焕发新活力。
附:新罗区地理标志名录

来源:新罗市场监管、新罗TV
多彩地标 点亮新罗——新罗区地理标志名录来了!
光辉红土地,悠远河洛情。新罗,是福建省西部九龙江源的明珠,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邻海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重要县,素有“二十年红旗不倒” 和“中国土地革命之先声”之美誉。
新罗区是闽南金三角的重要腹地和闽粤赣边的物资集散地,双龙高铁、赣龙铁路、南龙铁路、漳龙高速、龙长高速等构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罗区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享有“院士之乡”、“冠军摇篮”、“互联网新锐之乡”的美誉。
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的腹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孕育了丰富的地理标志和文化品牌资源。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咸酥花生
龙岩咸酥花生制作工艺可远溯至明朝万历年间,迄今有四百多年历史;至清朝末年在龙岩城区及龙门、东肖等乡镇已有十多个较大的加工作坊批量生产龙岩咸酥花生。由于花生产地自然条件优越,传统加工焙制方法独特,使产品具独特的地方风味,酥、香、脆,其味既香且微咸,咸中略带甘甜,吃起来口感松脆,香酥美味妙不可言。上世纪初,龙岩人常把龙岩咸酥花生作为当地特产馈赠海外侨胞和远方亲友,深受欢迎,“龙岩咸酥花生”的名字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传播。
2009年,龙岩市新罗区花生产业协会申报的“龙岩咸酥花生”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5130282);2008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岩咸酥花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龙岩市新罗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龙岩咸酥花生产业的发展,坚持把龙岩咸酥花生产业列为新罗区具有地方特色产业之一,围绕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构建“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加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市场化、利益联结规范化”的现代产业化体系。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苏坂蜜柚
苏坂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全年气候温和,春季回温早,光照充足、低温期短、无霜期长,多年平价降水量为1850毫米,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非常适合果树生长。“苏坂蜜柚”以其个大、皮薄、汁多、味香、可食率高而著称。我国著名果树专家吴耕民教授生前这样评价:“果大皮薄,瓤肉无籽、色洁白如玉、多汁柔软、不留残渣、清甜微酸、味极永隽、可列为柚类之冠”。
2016年,龙岩市新罗区果树协会申报的“蘇坂蜜柚”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商标注册号:13296517)
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起,苏坂镇种植蜜柚以来,勤劳智慧的苏坂人民立足资源优势,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苏坂蜜柚为主的绿色产业富民兴乡之路蜜柚产业已成为了该乡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近年来,政府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文化自信,扩大苏坂镇特色农副产品的影响力,促进农民增收,举办了新罗区苏坂“蜜柚”“鱼粉”大赛。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山麻鸭蛋
龙岩山麻鸭蛋产自享有美誉的福建省优良地方蛋用型鸭种 “龙岩山麻鸭”,龙岩山麻鸭蛋的颜色比较自然,分布也十分均匀,蛋形指数为75.90%,主产地龙岩市新罗区,属农业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摄氏16-20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平均无霜期291天. 四周为海拔 800多米的群山环抱,境内山峦叠幢,山岭与河谷相间,西北、东南部较高,逐渐向东北、中部倾斜,平均海拔685米。此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龙岩山麻鸭善于在崎岖的山路行走,觅食能力强, 适应山区自然环境,适于梯田放牧,可终年放牧,亦使得其产出的龙岩山麻鸭蛋蛋质优良,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2018年,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学会(名称办理变更中: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协会)申报的“龙岩山麻鸭蛋”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2178759)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斜背茶
龙岩斜背茶是汉族茶农创制的名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列福建十大名茶之一。斜背茶属炒青绿茶,因其条索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以"三著黄绿”而著称,香气清高而稍带艾香,滋味醇厚回甘,犹如新鲜橄榄,生津持久而耐人寻味。
2019年,龙岩市新罗区江山斜背茶协会申报的“龙岩斜背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38406946)
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走实走深,走出特色,政府组织举办了有助于提升斜背茶知名度,推广斜背茶文化,带动文旅和茶周边产业、品牌联动营销发展的“龙岩斜背茶茶王大赛” “斜背茶开采节”等系列活动。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新罗百香果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又名“情人果” “爱情果”,新罗种植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周多为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群山,山体岩层以侵入岩花岗岩为主,土壤多为红黄壤和灰棕壤,山泉水常年喷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新罗百香果”果甜中带酸、果大、色泽好、肉质丰富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优势特点,深受新罗人民喜欢。
2019年,龙岩市新罗区百香果产业协会申报的“新罗百香果”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7012942)
新罗区有关部门及龙头企业为新罗百香果拓销路,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积极鼓励农户发展”互联网+百香果”,培育农产品电商企业,建成鲜果分选包装和百香果原浆与各种水果复合果浆速冻系列产品、果脯生产线,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微信、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将产品销往各地,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同时,种植密集镇所在合作社通过技术指导、订单收购脱贫户种植的百香果、吸纳成员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扶贫业绩显著,被评为当地精准扶贫农业助脱贫示范点。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适中薏米
适中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南隅,四面环山,中部盆地,温和的气候、优良的土质为适中薏米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适中薏米外观黄白,颗粒小而饱满、色泽白净、圆润,腹沟较深,闻之清香扑鼻,煮粥、作汤均可。煮后洁白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是现代人养生健体佳品。
2020年,龙岩市新罗区适中特色产业协会申报的“适中薏米”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865358)
近年,政府牢牢把握机遇,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院士乡贤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具有适中特色亮点的“红色” “古色” “绿色”教培经济名片,形成文旅融合教育培训经济产业链,不断打响“适中薏米” “适中绿茶”等特色产品。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山麻鸭
龙岩山麻鸭是体型较小,早熟,产蛋量高,觅食能力强,善于跑动。公鸭特征:头中等大、颈秀长、眼圆大,胸较浅,背稍窄,腹平,躯干呈长方形;喙青黄色,嘴米黑色;虹膜黑色,趾、蹼为橙红色,爪黑色;头及颈上部为孔雀绿,有光泽,有一条白颈环;飞羽除间生2-3根白外均为黑色,尾羽及性羽全为黑色。母鸭特征:本色为三类。一是浅麻色,全身羽色较浅,每根羽轴周围有一条纵向黑色条纹;二是褐麻色,全身羽色淡黄;三是杂麻色,羽毛表现不规则,一般为浅麻和褐麻无异;母鸭的喙、嘴米、趾、蹼及爪的颜色均同为橙黄色。
2021年,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学会申报(名称办理变更中:龙岩市新罗区畜牧兽医水产协会)的“龙岩山麻鸭”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22178758、2217860)
近年,龙岩山麻鸭运营方不断推动山麻鸭产业优化升级,深挖产业优势,全方位推广龙岩山麻鸭品牌,延伸产业链,将推出龙岩山麻鸭煲汤套餐系列、姜母鸭预制菜、龙岩山麻鸭蛋和龙岩山麻鸭双黄咸蛋制品,增加龙岩山麻鸭产品附加值,让龙岩山麻鸭系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持。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新罗天草橘橙
天草橘橙又名象山红,是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其果实个大饱满,果面光滑,呈金黄色,带有自然光泽,着色均匀,观赏价值高;果皮薄,较易剥离且极耐运输;果肉脆嫩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橙香浓郁,酸甜适度。
2022年,龙岩市新罗区果树协会申报的“新罗天草橘橙”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35188744)
天草橘橙种植户坚持以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打造农家乐、水果采摘为一体规模化观光农业,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以解决贫困户,帮扶就业脱贫,发挥社会效益:以现代农业科学管理模式,无公害生态农场科学管理标准,生产出高产、优质具有天草品牌优质水果,发挥经济效益最大化。
地理标志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龙岩沉缸酒
龙岩沉缸酒,原称之为“龙岩酒”,据《龙岩州志》记载,约在宋代,已有酿酒业,民间有“糯以造酒”,“莳禾者少糯,则邻邑贩运酿酒”的传统。乾隆三年(1738)《龙岩州志》记载,“酒味甜,邻郡邑俱传,名:龙岩酒”。嘉庆年间(1796年),一位上杭的酿酒师“五老官”,因家乡干旱逃荒到小池铁炉坑脚下,见此山清水秀又有一条交通古道,车水马龙,便在此地办起“酒坊”。从此,开创了“沉缸酒”品牌的酿造历史,也带动了小池甚至龙岩酿酒作坊的发展。
2013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岩沉缸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传统型沉缸酒产品选用优质糯米,配以祖传秘方酒曲,精心酿制,陈酿而成。其工艺独特,异于别种黄酒,制作时采取两次小曲米酒入酒醅的方法,让酒醅三沉三浮,最后沉入缸底,再取上部澄清酒液于坛中陈酿,故而得名。酒色鲜艳透明,呈红褐色,有琥珀光泽,香气醇郁芬芳,饮后余香绵长,是中国十八大名酒之一。2007年,沉缸酒获得“福建老字号”称号;2011年,“龙岩沉缸酒”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和文旅+研学的热捧,“文化+商品”两大属性的商品受到市场欢迎,历经了百年的沧桑的龙岩沉缸酒焕发新活力。
附:新罗区地理标志名录
来源:新罗市场监管、新罗TV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