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6
福建:龙岩
龙 岩
LONG
YAN


龙岩
简介
龙岩,别称闽西,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西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赞誉,也是福建省重要矿区、林区,是海西品牌最多的旅游区。
龙岩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
龙岩有75%以上人口是客家人。龙岩是国家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长汀被称为“客家首府”,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了龙岩人热情好客、勤劳开拓的独特品质。

地区景点推荐

✦
✦
龙岩市·新罗区
新罗区(古属漳州府龙岩县,宁洋县)为福建省龙岩市下辖区,位于福建西南部。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邻海城市,是革命老区,新兴的工业城区,是福建重要的林区、矿区,是全国四大高岭土矿产地之一,是福建主要烤烟产区、柑橘生产基地之一。
新罗区是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地,民俗文化丰富。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的中国民歌“龙岩采茶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龙岩山歌、龙岩静板,还有地方特色的东肖文化庙会、江山郭公文化节和适中盂兰盆盛会等。

新罗区·天宫山


天宫山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江山镇和雁石镇交界处,是闽西佛教旅游胜地。天宫山海拔1594米,山顶便可观望八方。据记载:“常有云气覆之,阴晦时或闻箫鼓声,故曰天宫”。上山羊肠小道蜿蜒盘旋,有一条通风顶的石砌小道叫"鼎盖根"。
新罗区·龙硿洞



龙硿洞也叫龙崆洞,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60公里,龙硿洞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
龙硿洞风景区地处武夷山脉南段,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龙岩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它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雾缭绕,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
泉州市·鲤城区
永定区(古属汀州府永定县)市辖区,是“南方矿区”、“烤烟之乡”,地热资源居龙岩市第一位。
永定是“红色摇篮”,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故里”、纯客家县,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是全国对台工作重点县、“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福建省八大侨乡之一。
永定是“土楼之乡”,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2008年7月,永定客家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永定县荣获“中国旅游百强县”称号。

永定区·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
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永定土楼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在永定土楼内,还保持着客家人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土楼也被誉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永定区·王寿山


王寿山,又名阳寿山。主峰棋盘石海拔1147米,次峰笠麻岽,海拔1127米。方圆百里,山势曲折蜿挺,由闽西向县境东北波浪式起伏伸展而牵。山形如殿阁,山水幽奇。棋盘石山巅有石坪,南面山势较缓,北面悬崖峭壁,一落千丈,山势险峻,笠麻岽因与松源横坊温姓祠堂相对,曾以人工采石加高数米。与福建交界处尚存一界碑,字迹清晰可认,为乾隆时所刻。
漳平·洛江区
漳平(古属漳州府漳平县,宁洋县),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
漳平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县,1990年撤县建市。通行闽南方言漳州腔漳平话(部分地区如溪南新桥等接近泉州地区为泉腔)

漳平·永福樱花园


永福樱花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后盂村的茶园和李庄村的台缘山庄。
永福樱花品种主要有中国红、绯寒樱、云南樱、染井吉野樱、牡丹樱、福建山樱等,品种多达42个。
花期大约在每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樱花节一个品种接着一个品种开。第一波盛开的主要是红色的绯寒缨、中国红、雾色樱、八重樱、牡丹樱;第二波盛开的主要是粉色的云南樱和白色的染井吉野樱;第三波盛开的将是粉色的松月樱、关山樱、普贤象樱、御帝吉野樱等。
永福镇,是全国有名的花乡。
龙岩市·长汀
长汀县,古称“汀州”,隶属福建省,是中央苏区汀州市所在地、红旗跃过汀江的地方,自古为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被誉为“福建省西大门”。
长汀历称汀州,自盛唐以来,长汀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在地,是“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科教文化中心。
长汀亦称汀州府,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誉为“世界客家首府”。享有“福建美食名城”、“红军的故乡”、“红色小上海”的称号。长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

汀州·汀州古城墙

汀州古城墙,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
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
保存完好的城墙近3000米,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1996年汀州城墙被列为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汀·卧龙山


卧龙山位于福建长汀县城北。《古今图书集成 · 州府山川考》载:“环城四面皆平田,就中突起一山,不与群山相属,如龙盘屈卧,故名。”现又名北山、九龙山、无境山。自宋以来即为汀州名胜,曾被称为汀州八景之首。
自古以来都是入汀之文人雅士的必游之地。1932年,毛泽东来到长汀养病,曾住于卧龙山下老古井畔,每天由傅连暲医生陪同登山散步,听北山松涛,经过一段时间疗养,终于身体康复。现在山下还保存着毛泽东同志旧居。
长汀·一系列红色景点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于1988年被评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长汀县博物馆,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41号。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州历史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处古迹。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中共福建省委、团省委和工农群众团体代表1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派代表任弼时出席并指导大会。张鼎丞主持大会。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实行劳动问题》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福音医院旧址
位于长汀县城关东后巷。英国教会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办,1925年“五卅”运动后,由傅连暲主持院务。该院是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医院。毛泽东等人曾在此治病。1933年初,迁往江西瑞金,改为“中央红色医院”。

辛耕别墅
辛耕别墅在长汀县城关,坐西朝东,原系民国时期长汀商会会长卢泽林的别墅。
民国十八年(1929)3月14日,红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设于此,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此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汀县城罗汉岭,1951年在瞿秋白烈士就义地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1982年重修,1985年又重建。先后于1965年和1983年有过两次修缮。
龙岩市·上杭
上杭县,隶属福建省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接长汀县、连城县。宋淳化五年(994年),置上杭县。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出六图置永定县。1997年,隶龙岩市。
上杭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地理标志产品上杭乌梅、上杭萝卜干。上杭县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上杭·古田会议会址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会址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后改为和声小学校址。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古田,改名为“曙光小学”。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载入史册。
上杭·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福建西南部,是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的玳瑁山的主体部分,为上杭、连城、龙岩三县(市)交界地带,俗称“梅花十八洞”。
龙岩市·武平
武平县,福建省龙岩市下辖县,是纯客家县,闽粤赣省际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平县是原革命老区县、中央苏区县。
武平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

武平·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境内,山系为武夷山脉最南端,南岭山脉东头,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过渡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7'~116°19',北纬25°04'~25°20',总面积14365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种群及其良好生境,珍稀保护动植物,稀有或罕见的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与生境和重要汇水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平·汾水瀑布


汾水瀑布位于福建省武平县城东南面的城厢乡 汾水村 腊石岌 栋山腰、瀑布分别由一个约20米高和一个约8米高的瀑布组成,均为垂直飞落。、腊石岌一带阔叶林面积广阔,保持完整,生态环境极为原始。
龙岩市·连城
连城县,福建省龙岩市辖县,简称“莲”,别名莲城,地处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脉南段,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县境东邻永安市、新罗区,南接上杭,西接长汀,北倚清流。
连城县是革命老区和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

连城·冠豸山




冠豸山坐落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以东约六公里处,被誉为“客家神山”,山名历经变易,连城未建县之时为长汀县古田乡,故称此山为东田石。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至元朝,代理县尹马周卿辟山之南北堑,以群峰耸峙,万石纷呈,形如莲花,遂改名为莲峰山,又取山间之奇胜列十三景,用篆文、隶书刻于石,其一曰:冠豸,盖因壁立千仞,形似豸冠。后来便以“冠豸”之名替代莲峰,一直沿用。
冠豸山属于丹霞地貌,其自然形态之美在于山之奇险与幽秀,水之清冽与甘甜。远望冠豸,山并不高。
登上盘旋的山路,走过“苍玉峡”,来到“半云亭”时,便自然产生“云层觉路岭千寻”的感觉。
丹梯云栈紧与半云亭相连,峭壁之上,开凿磴道,垂直如梯,右边是悬崖,岩色赤润,左边是绝谷,谷深万丈。行走在云栈之间,有如行走在古木苍郁的树梢之上,行走在半空的云雾之间。
连城·客家大宅门

客家大宅门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南部的芷溪,福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清以来,芷溪先民先后建了74座古宗祠,138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建筑,被客家研究人士誉为“客家大宅门”(Hakka's Great Old Mansions )。
连城·培田古民居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会址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后改为和声小学校址。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古田,改名为“曙光小学”。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载入史册。
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了龙岩人热情好客、勤劳开拓的独特品质。
本文图片文案选自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百度知道。
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福建:龙岩
龙 岩
LONG
YAN
龙岩
简介
龙岩,别称闽西,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西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赞誉,也是福建省重要矿区、林区,是海西品牌最多的旅游区。
龙岩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
龙岩有75%以上人口是客家人。龙岩是国家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长汀被称为“客家首府”,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了龙岩人热情好客、勤劳开拓的独特品质。
地区景点推荐
✦
✦
龙岩市·新罗区
新罗区(古属漳州府龙岩县,宁洋县)为福建省龙岩市下辖区,位于福建西南部。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邻海城市,是革命老区,新兴的工业城区,是福建重要的林区、矿区,是全国四大高岭土矿产地之一,是福建主要烤烟产区、柑橘生产基地之一。
新罗区是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地,民俗文化丰富。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的中国民歌“龙岩采茶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龙岩山歌、龙岩静板,还有地方特色的东肖文化庙会、江山郭公文化节和适中盂兰盆盛会等。
新罗区·天宫山
天宫山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江山镇和雁石镇交界处,是闽西佛教旅游胜地。天宫山海拔1594米,山顶便可观望八方。据记载:“常有云气覆之,阴晦时或闻箫鼓声,故曰天宫”。上山羊肠小道蜿蜒盘旋,有一条通风顶的石砌小道叫"鼎盖根"。
新罗区·龙硿洞
龙硿洞也叫龙崆洞,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60公里,龙硿洞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
龙硿洞风景区地处武夷山脉南段,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龙岩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素有‘洞中桂林’、‘华东第一洞’的美誉。它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雾缭绕,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
泉州市·鲤城区
永定区(古属汀州府永定县)市辖区,是“南方矿区”、“烤烟之乡”,地热资源居龙岩市第一位。
永定是“红色摇篮”,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故里”、纯客家县,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是全国对台工作重点县、“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福建省八大侨乡之一。
永定是“土楼之乡”,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2008年7月,永定客家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2月,永定县荣获“中国旅游百强县”称号。
永定区·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
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永定土楼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在永定土楼内,还保持着客家人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土楼也被誉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永定区·王寿山
王寿山,又名阳寿山。主峰棋盘石海拔1147米,次峰笠麻岽,海拔1127米。方圆百里,山势曲折蜿挺,由闽西向县境东北波浪式起伏伸展而牵。山形如殿阁,山水幽奇。棋盘石山巅有石坪,南面山势较缓,北面悬崖峭壁,一落千丈,山势险峻,笠麻岽因与松源横坊温姓祠堂相对,曾以人工采石加高数米。与福建交界处尚存一界碑,字迹清晰可认,为乾隆时所刻。
漳平·洛江区
漳平(古属漳州府漳平县,宁洋县),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
漳平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县,1990年撤县建市。通行闽南方言漳州腔漳平话(部分地区如溪南新桥等接近泉州地区为泉腔)
漳平·永福樱花园
永福樱花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后盂村的茶园和李庄村的台缘山庄。
永福樱花品种主要有中国红、绯寒樱、云南樱、染井吉野樱、牡丹樱、福建山樱等,品种多达42个。
花期大约在每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樱花节一个品种接着一个品种开。第一波盛开的主要是红色的绯寒缨、中国红、雾色樱、八重樱、牡丹樱;第二波盛开的主要是粉色的云南樱和白色的染井吉野樱;第三波盛开的将是粉色的松月樱、关山樱、普贤象樱、御帝吉野樱等。
永福镇,是全国有名的花乡。
龙岩市·长汀
长汀县,古称“汀州”,隶属福建省,是中央苏区汀州市所在地、红旗跃过汀江的地方,自古为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被誉为“福建省西大门”。
长汀历称汀州,自盛唐以来,长汀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在地,是“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科教文化中心。
长汀亦称汀州府,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誉为“世界客家首府”。享有“福建美食名城”、“红军的故乡”、“红色小上海”的称号。长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
汀州·汀州古城墙
汀州古城墙,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
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
保存完好的城墙近3000米,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1996年汀州城墙被列为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汀·卧龙山
卧龙山位于福建长汀县城北。《古今图书集成 · 州府山川考》载:“环城四面皆平田,就中突起一山,不与群山相属,如龙盘屈卧,故名。”现又名北山、九龙山、无境山。自宋以来即为汀州名胜,曾被称为汀州八景之首。
自古以来都是入汀之文人雅士的必游之地。1932年,毛泽东来到长汀养病,曾住于卧龙山下老古井畔,每天由傅连暲医生陪同登山散步,听北山松涛,经过一段时间疗养,终于身体康复。现在山下还保存着毛泽东同志旧居。
长汀·一系列红色景点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于1988年被评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长汀县博物馆,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41号。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州历史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处古迹。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中共福建省委、团省委和工农群众团体代表1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派代表任弼时出席并指导大会。张鼎丞主持大会。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实行劳动问题》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福音医院旧址
位于长汀县城关东后巷。英国教会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办,1925年“五卅”运动后,由傅连暲主持院务。该院是第一个为红军服务的医院。毛泽东等人曾在此治病。1933年初,迁往江西瑞金,改为“中央红色医院”。
辛耕别墅
辛耕别墅在长汀县城关,坐西朝东,原系民国时期长汀商会会长卢泽林的别墅。
民国十八年(1929)3月14日,红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设于此,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此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汀县城罗汉岭,1951年在瞿秋白烈士就义地建"瞿秋白烈士纪念碑",1982年重修,1985年又重建。先后于1965年和1983年有过两次修缮。
龙岩市·上杭
上杭县,隶属福建省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接长汀县、连城县。宋淳化五年(994年),置上杭县。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出六图置永定县。1997年,隶龙岩市。
上杭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地理标志产品上杭乌梅、上杭萝卜干。上杭县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上杭·古田会议会址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会址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后改为和声小学校址。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古田,改名为“曙光小学”。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载入史册。
上杭·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福建西南部,是武夷山脉南段与博平岭之间的玳瑁山的主体部分,为上杭、连城、龙岩三县(市)交界地带,俗称“梅花十八洞”。
龙岩市·武平
武平县,福建省龙岩市下辖县,是纯客家县,闽粤赣省际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平县是原革命老区县、中央苏区县。
武平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
武平·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境内,山系为武夷山脉最南端,南岭山脉东头,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过渡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7'~116°19',北纬25°04'~25°20',总面积14365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种群及其良好生境,珍稀保护动植物,稀有或罕见的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与生境和重要汇水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平·汾水瀑布
汾水瀑布位于福建省武平县城东南面的城厢乡 汾水村 腊石岌 栋山腰、瀑布分别由一个约20米高和一个约8米高的瀑布组成,均为垂直飞落。、腊石岌一带阔叶林面积广阔,保持完整,生态环境极为原始。
龙岩市·连城
连城县,福建省龙岩市辖县,简称“莲”,别名莲城,地处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脉南段,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县境东邻永安市、新罗区,南接上杭,西接长汀,北倚清流。
连城县是革命老区和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
连城·冠豸山
冠豸山坐落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以东约六公里处,被誉为“客家神山”,山名历经变易,连城未建县之时为长汀县古田乡,故称此山为东田石。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至元朝,代理县尹马周卿辟山之南北堑,以群峰耸峙,万石纷呈,形如莲花,遂改名为莲峰山,又取山间之奇胜列十三景,用篆文、隶书刻于石,其一曰:冠豸,盖因壁立千仞,形似豸冠。后来便以“冠豸”之名替代莲峰,一直沿用。
冠豸山属于丹霞地貌,其自然形态之美在于山之奇险与幽秀,水之清冽与甘甜。远望冠豸,山并不高。
登上盘旋的山路,走过“苍玉峡”,来到“半云亭”时,便自然产生“云层觉路岭千寻”的感觉。
丹梯云栈紧与半云亭相连,峭壁之上,开凿磴道,垂直如梯,右边是悬崖,岩色赤润,左边是绝谷,谷深万丈。行走在云栈之间,有如行走在古木苍郁的树梢之上,行走在半空的云雾之间。
连城·客家大宅门
客家大宅门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南部的芷溪,福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清以来,芷溪先民先后建了74座古宗祠,138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建筑,被客家研究人士誉为“客家大宅门”(Hakka's Great Old Mansions )。
连城·培田古民居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又名“万源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会址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后改为和声小学校址。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古田,改名为“曙光小学”。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而载入史册。
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了龙岩人热情好客、勤劳开拓的独特品质。
本文图片文案选自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百度知道。
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评论 0